* 取消活动请在报名时间结束之前 / 请假请在活动开始之前
1. 全年未入场票数达10张,将被取消当年预订资格;
2. 如需退票,请至“个人中心-我的活动“,退票(活动当天不可退票);
3. 如因不可控因素导致活动无法进行,举办方有权延期或取消活动,并以短信方式通知订票人;
4. 如参加区图书馆、文化馆活动的市民,由于停车位有限,建议读者搭乘公共交通前往;
5.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举办方所有。
古代诗人在生活中遇到某种物景,忽有所悟,思绪满怀,于是会借着对物景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,达到意与境的交融。意境包括“意”和“境”两个方面,“意”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,“境”是诗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。而古人诗词中的“意”和“境”沉浸式情感,如何去更好的被演绎和理解呢?
自从央视文化节目《典籍里的中国》、河南春晚《唐宫夜宴》等节目火爆出圈,加上“探窗、琵琶行”等戏曲在网络上重新被演绎之后,“意”和“境”以不一样的形式被我们所理解。而传统文化也通过多样化的角度在迅速被激活,其中戏曲成为新“国潮”首当其冲。
郭沫若曾指出:“诗、词、曲,皆诗也。至于曲本则为有组织之长篇叙事诗,西人谓之‘剧诗’。”我国的诗歌史的发展程序是诗、词、曲一脉相承,于是曲,主要是剧曲,便成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极重要的发展阶段,特别是南宋末年以后诗词走了下坡路,金元虽尚有少数名家,清代虽号称中兴,其总体成就远不逮唐宋以前的辉煌。而宋元以后,剧曲则应运而生,产生了一系列无愧于前代的杰出和伟大的作品,在元明清三代不断放出耀眼的光芒。剧曲无疑代表着中国诗歌史后期的伟大成就。
但在孩子们的学习接触中,戏曲这一板块是空白的。而恰恰诗词的“意”和“境”在戏曲中是表现的最为突出的。所以本期少儿古诗词鉴赏课堂将“中国戏曲与古诗词”这一课题从少儿理解角度进行浅层次介绍传统戏曲艺术,欣赏“昆曲”与“京剧”不同演绎,京剧脸谱的不同角色介绍、戏曲中诗词鉴赏与美学认知等,萌发少儿对中国传统文化各个维度热爱与好奇。
特邀嘉宾老师:常州毗陵昆曲社 魏锋老师、刘英娟老师
常州毗陵昆曲社2014年8月3日在常州市文化馆成立,周豪任社长,是常武地区唯一的昆曲社。八年多来,曲社秉承“学习、研究传统昆曲清唱艺术”的建社宗旨,苦练内功,外树形象,不断提升曲友人文素养,打造一支能唱、能伴奏,又善于研究的综合型曲友队伍。
- 活动时间 -2022年3月12日(周六)9:30-11:00
- 招募对象 -1大1小亲子家庭(适合7岁-11岁小朋友)
- 活动名额 -仅25组
- 活动地点 -常州市图书馆七楼报告厅